臺股今天(11)整體表現疲弱,儘管盤中一度翻紅,但隨著高檔賣壓出籠之下,使得電子、傳產、航運類股全面熄火,指數因此大跌超過200點,摜破17100點關卡,失守季線。即使盤面上仍有金控雙雄國泰金、富邦金,股價逆勢走揚。加權指數周三終場還是下跌96點,收在17227點,成交量為3884億元。
電子、傳產、航運股全面熄火 一度失守17100點
儘管美股再創新高,但仍無助於臺股重啟動能,周三電子股持續熄火,使得指數開低震盪,失守季線防線,雖然鋼鐵股逆勢撐盤,但多頭人氣渙散、賣壓重重,不只鋼鐵族群跌落翻黑,貨櫃三雄長榮、陽明、萬海盤中一度被打落至跌停板,加權指數因此跌幅擴大,盤中大跌超過兩百點,一度失守17100點。
倫元投顧總經理錢冠州說到:「如果能夠再回到季線之上,那就是打第二支腳,這是一個好的現象,可是如果經過一個反彈,最後都沒辦法站穩季線來講的話,我覺得下檔的支撐那前低是破17000點,那幅度就還蠻大的喔。」
金融、觀光股守紅盤逆勢上漲 6家金控前7月賺贏一整年
即使臺股周三殺聲聲隆隆,但金融及觀光類股仍力守紅盤,15家金控前7月獲利賺近4000億元,表現優於去年全年激勵下,也讓周三金融股逆勢走揚,富邦金股價早盤因此開高走高。
2022房市政策續發年「升息加打房效應」讓看漲比例降至62%
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,在升息壓力增溫、政府持續祭出打炒房政策環境下,讓消費者對房價的預期開始出現變化,雖仍有超過半數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季...
打房見效 六都17個行政區率先降溫
2022年第一季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與2021年同期相比仍有成長,不過觀察各行政區交易動態,六都共有17個主要行政區的買賣移轉棟數減幅超過10%,其中不乏各...
台北、台南打炒房「2區見血」台積電房價光環滅,六都房市降溫
2022年第一季,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與2021年同期相比仍有成長,不過觀察各行政區交易動態,六都共17個主要行政區買賣移轉棟數,減幅超過10%,其中不乏各...
房市雙夾殺!「打房+升息」六都17行政區 買氣急降1成
2022年Q1有六都有17個行政區買氣急降,移轉棟數減幅逾1成。 ... 不過市場過熱、價格攀升及政府打房政策多少影響買方心態,擔憂買到最高點,缺乏區域...
永慶揭密中古屋炒作手法 籲進一步遏止
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,政府推出一系列的打炒房政策後,比較2021年12月9日宣布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修法前和2022年4月初的預售屋轉售刊登...
打炒房六都房市降溫台中囤房稅加重力道|卡優新聞網
通膨及俄烏戰爭衝擊全球經濟,國內房地產也面臨升息壓力,加上打炒房新制如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等新規影響,讓房市不確定性大增。雖然今(2022)年第1季...
新建案總價千萬內能買哪?北台灣僅剩「這四區」
不過,下半年房市變數多,包括央行升息、打炒房、疫情等,這類房市開發不比市中心的地段,要是有房價偏高產品,機能卻未到位的德不配位情況,自然得留意...
【2022房市速報】政策續發年!上半年交易量年增0.5%-2 ...
2022年房市趨勢怎麼走?打炒房政策之下,臺灣房市的交易狀況為何? 根據永慶房屋2022第二季網路會員調查...
【黑天鵝滿天飛2】推案量Q1降溫 專家:買盤將流向成屋
在打炒房政策的箝制之下,全台推案量在第1季稍降溫。根據數字科技旗下的591新建案調查統計,2022年第1季新進場的建案總銷為4439.57億元,季減1.
《傳產》房市黑天鵝變大隻 顏炳立:別再做炒作的夢
戴德梁行今(31)日舉辦2022年Q2房市展望預測記者會,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說,近期政府打炒房不手軟,再加上斷金流,今年度房市黑天鵝會變大隻!
台中人咬牙!35坪預售屋晚4年買 多噴252萬
另外,因中央打房祭出售屋禁止換約等新制,也讓台中市場推案熱區熄火, ... 認為,在一連串炒房的管制措施下,預售屋市場投機客逐步退場,2022年將以...
房市多頭後北台灣前10大行政區平均總價漲5成以上| 房地產
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指出,由於單價持續墊高的緣故,2022年與2018年相比,北 ...
15家金控前7月裡,有6家賺贏一整年,其中金控雙雄富邦金、國泰金,前7月就都雙雙突破千億元,富邦金漲幅一度超過4%,午盤過後漲幅才收斂,壽險子公司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獲利持續大進補;新光金前7月稅後獲利年增17%;保德信人壽也首度貢獻臺新金獲利,也讓專家持續看好金控獲利表現。
上市櫃7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專家看好金控股配息、明年展望
錢冠州指出,從國內的幾個金控股來看的話,獲利表現都還不錯,也即將進入除權除息,今年的配息跟明年的預估展望來講可圈可點,認為資金有往金融股這個區塊前進的趨勢。
上市櫃7月整體營收突破3.3兆,年增超過8%,也改寫同期新高紀錄,不過本周出現部分個股營收利多不漲,利多出盡疑慮,也讓臺股後市充滿變數。
上市櫃營收開紅盤。圖/非凡新聞臺北/劉馥慈、蘇韋銘 責任編輯/張碧珊
留言列表